行業動態
| 常規鍛造和鑄造鍛造的方法 |
1. 常規鍛造法 鍛造是鋁輪毂應用較早的成形工藝之一。鍛造鋁輪毂具有強度高、抗蝕性好、尺寸精確、加工量小等優點,一般情況其重量僅相當于同尺寸鋼輪的1/2或更低一些。鍛造鋁輪毂的晶粒流向與受力的方向一致,其強度、韌性與疲勞強度均顯著優于鑄造鋁輪毂。同時,性能具有很好地再現性,幾乎每個輪毂具有同樣的力學性能。鍛造鋁輪毂的典型伸長率爲12%-17%,因而能很好的吸收道路的震動和應力。速可衆鋁合金鍛造表示通常鑄造輪毂具有相當強的承受壓縮力的能力,但承受沖擊、剪切與拉伸載荷的能力則遠不如鍛造鋁輪毂。鍛造輪毂具有更高的強度重量比。另外,鍛造鋁輪毂表面無氣孔,因而具有很好的表面處理能力,不但能保證塗層均勻一致,結合牢靠,而且色彩也好。鍛造鋁輪毂的最大缺點是生產工序多,生產成本比鑄造的高得多。 2. 鑄造鍛造法 針對常規鍛造工序多,成本高的問題,近年來出現了一種稱爲鑄造鍛造的複合成形技術,它是將鑄件作爲鍛造工序的坯料使用,對其進行塑性加工的方法。速可衆鋁合金鍛造表示由于將鍛造作爲零件最終成形的工序,因此可以消除鑄造缺陷,改善制品的組織結構,使当前產品的力學性能比鑄件大大提高,同時又充分發揮了鑄造工藝在成形複雜件方面的優勢,使形狀複雜的当前產品鍛造工序減少,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用鑄造鍛造技術生產鋁輪毂,其性能完全可以達到鍛件的力學性能指標,但生產成本可以比普通鍛造件下降30%。目前,該工藝自1996年9月成功地應用到批量生產中以來,已被多家日本公司采用,經濟效果良好。國內在鑄造鍛造成形工藝方面雖有一些研究和應用,但還未見應用到鋁輪毂的生產中的報道。 |
| 返回上一頁 |